終于清楚了!為什么晶振頻率越高價格越貴
廣瑞泰電子曾談過,關乎晶振成本的因素除了晶振尺寸大小,此外晶振頻率也是其中重要因素。因此高頻晶振的價格總是讓人望而止步。
晶振是一種頻率元器件,這是眾所周知的。晶振除了分為無源晶振還有有源晶振,從頻率而言,它們還分為基頻晶振和泛音晶振,想來知道這兩個專業術語的人數也不在多,至少看起來不像人們常知的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之多。所以,什么是基頻晶振,什么又是泛音晶振,這兩者是否關乎到晶振成本。
晶振的振動就像彈簧,振動頻率與石英晶振的面積,厚度,切割取向等有關。
越長的抖得越慢
越粗的抖得越慢
越軟的抖得越慢
不過太短太細太硬的抖不起來,晶振是機械振動,具有機械振動的特性:形狀、幾何尺寸、質量等,決定其振動頻率。
晶振頻率大小由其晶片的厚度決定影響。首先,從生產工藝而言,晶片大小和晶片厚薄與晶振的頻率緊密相連。晶片越薄,頻率越高。例如一款40MHZ晶振的晶片厚度為41.75微米,這樣的厚度算是常規的,但是100MHZ的晶振,所需的晶片厚度僅僅只有16.7微米。哪怕可以做到其微薄的厚度,損耗程度也是非常之高的,且制成成品之后非常怕摔,因其內部結構懸空且芯片較薄,因此高空摔落必然會對晶振性能造成影響。所以更多工程師愿意選擇高頻晶振進行三次泛音,五次泛音,七次泛音的技術來得到自己想要的頻點。例如基頻為20M的晶振,五次泛音之后就可以得到100M的晶振。
1.怎樣定義基頻晶振和泛音晶振?
答:40M以下的晶振為基頻晶振;40M以上的為泛音晶振
2.如何從基頻晶振泛音出自己想要的頻率?
答:比如,基頻晶振,只需要接入適當的電容就可以工作。 而實現泛音頻率,則需要電感和電容配合使用才可振出泛音頻率,否則就只能振出基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