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個導致晶振罷工的“罪魁禍首”
與晶振打過“交道”的工程師,可能都會遇到晶振在電路板中時而“跳躍”,時而“罷工”,再或者使用電吹風吹一下又正常工作了,難道晶振也要中暑了嗎?等讓人摸不著頭腦又使人焦心的問題出現。往往此時更多工程師會懷疑晶振品質出現了問題,哪怕是重新更換晶振批次,問題也不會徹底得到解決,所以,準確無誤找出導致問題引發的核心,才能徹底解決晶振“罷工”現象。
1、排除晶振為不起振品的可能性,檢驗晶振是否起振的方法請參考
導致晶振本身不起振的原因有很多種,例如晶振漏氣,晶片易碎,阻抗較大,頻率漂移,晶體牽引力不足過大寄生反應。產品要求嚴格可更換大廠晶振品牌,例如愛普生晶振,KDS晶振,TXC晶振等
2、排除外界元件不良的情況,追溯是否更換外部元器件使用值。
對無源晶體而言,晶體內部的負載電容與外部元器件例如電阻電容等密切相關,若其中一方參數發生改變,則有可能因匹配不當,導致頻偏,從而引起晶振工作不穩定,甚至“罷工”
3、排除線路錯誤的可能性,這樣先試著用相應型號線路的推薦電路進行比較。
4、可以改變晶體兩端的電容,沒準晶振就能正常工作了,電容的大小請參考晶振的使用說明,相匹配的電容很重要。
5,了解晶振的工作環境與使用溫度
檢查晶振的焊接溫度會不會高,造成晶振的第二次損壞,一般要求焊接的溫度是在250度左右或更低,高不要超過300度。
6,負載電容或電路設計或加工造成的雜散電容離散度大,晶體兩端電壓不足,這些也會導致晶振停振!
綜上分析,在電路工作中如遇晶振罷工或者不穩定現象,從內分析,我們需要判斷晶振本身是否不起振;從外分析,我們需要判斷許引起晶振不穩定的因素,例如可以從負載電容匹配,工作環境與使用溫度,線路布線等方面著手。如遇其它晶振“疑難雜癥”,可咨詢國內的晶振廠商瑞泰電子。